镀锌槽钢判断有怎样的标准?
镀锌槽钢标准。
1.附着量。
耐腐蚀性主要取决于镀锌层的厚度,因此测量厚度往往是判断镀锌质量的主要依据。镀锌层受钢表面成分、组织和结构的影响,进出锌溶液的角度和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太可能预测完全均匀的涂层厚度。因此,测量附着不能用单一点(部分)来确定,测量其单位面积(㎡)平均附着锌重量(g)是有意义的。
测量附着量的方法有很多,如破坏性切片金相观测法、酸洗法、非破坏性膜厚计法、电化学法、进出货重量差估计法等。常用的有膜厚计法和酸洗法。

薄膜厚度计(涂层厚度计)是利用磁场感应测量锌厚度常见、方便的方法,其基本条件是钢表面必须光滑、完整,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数字。因此,在钢的角落或粗糙的角度。有角度的钢件或铸件不太可能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普通铁件采用原铁当归零基材,数字相当准确,铸件不准确。
酸洗法是正式检验报告中使用的准确的方法,但切片时必须注意上下部分的公平选择,才能得到准确的数字。但也有缺点,比如耗时多,复杂的钢面积不容易得到,太大的零件不能整个酸洗。因此,充分利用膜厚计控制现场工艺,用酸洗法进行检测就足够了。
2.均匀性。
热浸镀锌钢容易生锈的部分仍然是锌层薄的部分,因此有必要测量其薄的部分是否符合标准。
均匀性试验方法一般采用硫酸铜试验,但这种方法对锌层和合金层组成的镀锌层皮膜试验存在很大问题。因此,由于锌层和合金层在硫酸铜试验液中的溶解速度不同,合金层中锌/铁的比率也不同。因此,根据一定浸渍时间的重复次数来判断均匀性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近的欧美规格和JIS中,有废除这种测试方法的倾向,以分布取代均匀性,主要是视觉或触觉,必要时用膜厚计检查分布状态。
由于面积测量不易,形状复杂的小部件不易获得平均膜厚,有时必须使用硫酸铜试验方法作为参考,但硫酸铜试验不能取代附着测量的目的。
3.坚实。
所谓坚固性,就是镀锌层与钢材的密封性,主要要求镀锌构件在整理、运输、储存和使用中不得剥离。一般检验方法有锤法、挤压法、卷附法等。
锤击法是用锤击试片,检查涂层皮膜表面的状态。固定试片,避免锤支撑台等高水平,锤以支撑台为中心,使柄重垂直位置自然落下,平行打击4mm间隔5点,观察皮膜是否剥落。但距离角或端10mm以内不得进行试验,同一地方不得打击2次以上。这种方法是常见的,适用于锌、铝等皮膜的实际试验。其他的,如挤压法。卷附法一般很少使用,所以暂时不提。
普通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想法。为了方便测量坚实性,他们经常拿两个镀锌钢,用边角互相敲击,观察边角的剥落情况作为判断。如果角落里只有几个厚锌颗粒。如果操作处理不当,一旦用力敲击,厚锌颗粒就会剥落。因此,该方法不能用于确定正常镀锌皮膜与铁基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