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圆钢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热镀锌圆钢工艺流程分析如下:
1.线外退火。
线外退火是指在热轧或冷轧钢进入热镀锌作业线之前,先在底部退火炉或罩式退火炉中结晶退火,使镀锌线不存在退火过程。钢在热镀锌前必须保持无氧化物和其他污垢的清洁纯铁活性表面。该方法是通过酸洗去除退火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涂上由氯化锌或氯化铵和氯化锌组成的溶剂,以防止钢再次氧化。
(1)湿法热镀锌。
钢表面的溶剂进入表面覆盖有熔融溶剂的锌液进行热镀锌,无需干燥(即表面仍为湿)。该方法的缺点是:
A.只能在无铅状态下镀锌,涂层合金层厚,附着力差;
B.生成的锌渣积聚在锌和铅的界面上,不能沉积在锅底(因为锌渣的比例大于锌,小于铅),使钢通过锌层污染表面。
因此,湿热镀锌已基本被淘汰。
(2)单钢。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热轧轧板作为原料。首先,将退火钢送入酸洗车间,用硫酸或盐酸去除钢表面的氧热镀锌法化铁皮。酸洗后,钢材立即浸泡在水箱中等待镀锌,防止钢材再氧化。酸洗后,用水清洗,挤压干燥。进入锌锅(温度保持在445-465℃)进行热镀锌,然后进行油镀铬处理。该方法生产的热镀锌板的质量明显高于湿镀锌成品,只对小规模生产有一定的价值。

(3)惠林法热。
连续镀锌生产线包括碱液脱脂、盐酸洗涤、水冲洗、溶剂涂层、干燥等一系列预处理工艺,原板进入镀锌线前需要进行罩炉退火。该方法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更重要的是,该方法生产的产品往往有溶剂缺陷,影响涂层的耐腐蚀性。锌锅中的AL经常与钢表面的溶剂一起生成氯化铝,涂层的附着力变差。因此,虽然该方法已经发布了近30年,但在世界热镀锌行业尚未发展。
2.线内退火。
线内退火是指冷轧或热轧车间直接提供带卷作为热镀锌原板,在热镀锌作业线内保护气体,然后结晶退火。这类行业的热镀锌方法包括:森吉米尔法、改进森吉米尔法、美国钢铁联合法(同日本川崎法)、赛拉斯法、莎伦法。
(1)森吉米尔法。
它将退火工艺与热镀锌工艺结合起来,线内退火主要由氧化炉和还原炉组成。氧化炉中的带钢气体火焰直接加热到450度左右,烧掉带钢表面残留的轧制油,净化表面。然后将带钢加热到700-800度,然后结晶退火。冷却段控制在锌锅前,温度约为480度,在不接触空气的情况下进入锌锅镀锌。因此,森吉米尔法产量高,镀锌质量好,应用广泛。
(2)美钢联法。
它是森吉米尔法的一个变种,它只使用碱性电解脱脂槽来取代氧化炉的脱脂效果,其余的过程与森吉米尔法基本相同。原板进入工作线后,先进行电解脱脂,然后清洗干燥,再通过保护气体的还原炉结晶退火,在密封条件下进入锌锅热镀锌。该方法表面的氧化膜较薄,因为带钢没有被氧化炉加热,可以适当降低还原炉中保护气体的氢含量。这有利于炉的安全性和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带钢没有预加热,无疑增加了还原炉的热负荷,影响了炉的使用寿命。因此,该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3)赛拉斯法。
又称火焰直接加热法;首先,带钢用碱洗脱脂,然后用盐酸去除表面的氧化皮,用水洗净。干燥后,进入直接用煤气火焰加热的立式线内退火炉。通过严格控制炉内燃气和空气的燃烧比例,在燃气过剩和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不完全,从而造成炉内还原气氛。使其快速加热,达到再结晶温度,在低氢保护气氛下冷却带钢,在密封条件下浸入锌液进行热镀锌。该方法设备紧凑,投资成本低,产量高(高可达50/小时)。但是生产过程很复杂,尤其是机组停止运行的时候,为了避免烧断带钢,需要用炉子横移离开钢带,操作问题很多。因此,热镀锌行业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4)莎伦法。
1939年,美国莎伦公司投产了一种新型的热镀锌机组,因此也被称为莎伦法。该方法是将氯化氢气体喷射到退火炉中,使带钢达到再结晶温度,也被称为气体酸洗方法。氯化氢气体酸洗不仅可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皮,还可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油。由于带钢表面被氧化气体腐蚀,形成麻表面,使用莎伦法获得的涂层附着力特别好。但由于设备腐蚀严重,设备维护和更新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方法很少使用。
(5)改良森吉米。
它是一种更好的热镀锌工艺方法;它将森吉米尔法中独立的氧化炉和还原炉与一个截面积较小的过道连接起来,使包括预热炉、还原炉和冷却段在内的整个退火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践证明,该法具有质量高、产量高、消耗低、安全等诸多优点。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自1965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新作业线都采用了这种方法。近年来,大多数老森吉米尔机组都按照这种方法进行了改造。